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联系我们
 
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
  佛教三宝
  法物介绍
  佛学初阶
  佛教仪规
  佛门礼仪
  佛学问答
  各宗简介
佛学初阶 乐清佛学网  >  走进佛门  >  佛学初阶
究竟“发心”是什么意思?
编辑:foolbear    来源:青莲佛学网   时间:2021-12-09 08:06:25   浏览:0

  在佛教中,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说“你要发心啊!”或“你要发心去做这件事啊!”那么究竟“发心”是什么意思?有何内容?又有何重要性呢?

  发心的定义和性质

  发心有立下心愿的意思,或作“发意”、“发愿”,即在内心萌生一种意愿、欲求、目标。发心多为佛教所用,一般人则多用“立志”、“决心”、“希望”等字眼。其实无论是否为佛教徒,我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发心,只是发心的内容各有不同。

  若从心理活动来看,据唯识学派的心所理论,发心就是“欲”心所。世亲菩萨的《大乘五蕴论》,给欲心所的定义为:“于可爱乐事,希望为性”,即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境况生起希求的心,故安慧菩萨释“欲”是“愿乐希求”的意思。

  “欲”这个心所通于三性,即可以是善的,也可以是恶或无记的。世俗人的发心,通常是环绕自己的事业成就,以至对世间种种的贪爱,譬如发心要赚很多钱、要娶一个漂亮女子等等,这样的爱欲、贪欲在佛教来看都是不善的,也是我们于三界轮回的原因。至于佛教所推许的是“善法欲”,即对各种善法的愿乐希求,例如可以发心修行十善,发心勤修禅定以得智慧,或发心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等。如果所“欲”者,非善非不善,那就是无记。由上述可见,简单地说“发心”未免有点语焉不详。

  发心会生起什么力量

  依唯识的心所理论,“欲”心所生的业用是令人生起“精进”的心。我们对目标发心后,就会朝向它努力拼搏,充满动力,因为心的想法会指导我们的行为。有了发心就会生起我们现代常说的“动机”,鞭策、驱动我们朝目标进发。发心的力量能有多大要视个人发心时的心理状态。

  发心可起转业、满愿的作用;但前提是发心前已经过深思熟虑,对目标有深切体认,然后心态恳切真诚,再以无比的决心立下誓愿,坚定不移,像地藏菩萨因悲悯众生发下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的大愿,成熟一切众生的善根。相反,如果自己根本没有真诚严肃地决心以发心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目标,只是别人叫的,或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随口说的,甚至对发愿的内容根本没有认真了解,这样发心的力量自然很有限。

  发心的重要性

  也许我们会问,不是实践最为重要吗?佛教徒修行,行善不就够了吗?发不发心有何相干?答案:非也。

  因为发心会决定我们行为的性质。《华严经》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,首者即为“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”。如果失去菩提心,别怀不善动机或心态不正,即使行为表面虽是善行,也是魔业。譬如为了博取信任以行欺诈而布施,或以瞋心行布施;虽有布施之行,亦非清净善行。由此可见,我们不能单从行为表面去判断善恶,而发心属于善或恶才是关键。

  其次,发心的广大或清净程度差别,会令所招引的果报有所不同。因为不同内容和层次的发心,会增长修行者不同的心识,并驱使其造就不同的实践过程,从而成就不同果报,譬如我们常说人天乘、声闻乘与菩萨乘之别。其中大乘菩萨的发心,是要求取无上菩提,简称为“菩提心”,即所谓“自觉觉他”,包含了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两个重要元素;因此大乘菩萨不满足于个人解脱,而是以化度无量众生为理想,发心至为广大。

  菩萨亦因要化度无量众生的发心,不住涅槃,继续修行至十地,得以成就无量和究竟圆满的大悲心和智慧。所以省庵大师的《劝发菩提心文》说:“尝闻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愿立,则众生可度;心发,则佛道堪成。”因为我们先有发心,才会驱使我们有相应的修行及心识转化。

  学佛可以没有发心吗

  有些人修读佛学,只是把“佛学”当作一种知识或兴趣,与自己的心根本扯不上关系,那当然无需谈什么发心。然而,如果是学佛者,即以学习佛陀的教法为生命努力的方向,纵然当中或有不同的长短目标,但必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期许,愿意为此努力不懈,那便是发心了。事实上,了解自己的发心,是了解自己的重要一环;而认识自己的心,继而调整和提升我们的心,正正就是我们修行要做的事。

  需注意的是,任何的发心,应该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,而不是群众压力或为了获得别人赞许。因为自欺欺人的发心,只会增加我们覆蔽自心、欺诳他人的烦恼。对大多的人来说,一个善的发心,其广度和力度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,我们应在真诚的基础上逐渐将其坚固、增长。

地址: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:325604
备案序号: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