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联系我们
 
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
  佛教三宝
  法物介绍
  佛学初阶
  佛教仪规
  佛门礼仪
  佛学问答
  各宗简介
佛学初阶 乐清佛学网  >  走进佛门  >  佛学初阶
佛陀讲经说法的重要精舍
编辑:foolbear    来源:青莲佛学网   时间:2023-01-11 08:11:12   浏览:0

  精舍的本义,以佛教的解释乃是精练勤修的行者所居之处,佛陀时代几个闻名的道场,也都称为精舍,比如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,摩羯陀国的迦兰竹园与鹫岑,毗耶离国的猕猴江与罗树园,波罗奈斯国的鹿苑,鸠弥国的劬师罗园等,都是称为精舍的,最早的该是竹林精舍了。

  透过这些精舍,许多重要的佛典因而得以流传,这些精舍很多都是由护法陆续供养僧团,以便佛陀能够说法度众,僧众安心办道。

  竹林精舍

  竹林精舍,汉语音译"迦兰陀竹园",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门外,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专用的建筑物,它也是后来佛教寺院的前身,是佛陀宣扬佛法的重要场所之一。

  据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九载,有一大长者迦兰陀,时称豪贵,以大竹园布诸外道。见到释迦牟尼佛后,深起信心,乃将外道逐出,在竹园中建立精舍,请佛居住。

  另说竹林精舍是频婆娑罗王为佛陀捐施建造的。当年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,到摩竭陀国去,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,虔诚皈依,并且在王舍城建筑了竹林精舍,献给佛陀。

  除了供养护持佛陀与僧团之外,频婆娑罗王经常到精舍请示佛法。如在《方广大庄严经》卷十二中记载,佛陀对国王宣说五蕴虚妄、三界不实,与一切无常的道理;频婆娑罗王当下证得法眼净,欣然请佛传授五戒。

  此外,如《持世经》、《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》、《佛说转有经》、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、《持人菩萨经》、《私呵昧经》、《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》等,都是佛陀在竹林精舍时所说。

  祇园精舍

  祇园,或作祇苑、祇洹,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,或称只陀林、逝多林、胜林,是佛陀当年传法的另一重要场所,它比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稍晚一些。祗园精舍是佛陀在世时规模最大的精舍,是佛教史上第二栋专供佛教僧人使用的专用建筑物,也是佛教寺院的早期建筑形式。

  精舍位于憍萨罗国的舍卫城,此精舍的土地原是波斯匿王的太子逝多太子所有,须达长者欲购其地以建精舍献予佛陀,乃依太子所提条件,以黄金布满园中之地,太子感其诚心,遂施园中所有林木,两人合建精舍,故名祇树给孤独园。

  佛陀曾在祇园精舍度过多次雨季,佛陀后半生在此安居长达二十多年,现今流传的经典,大部分都是在此处讲说,譬如《阿弥陀经》和《金刚经》开卷便有“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舍卫国,祇树给孤独园”的描述。

  鹿野精舍

  根据法显在《佛国记》的记述,佛陀的前世迦叶佛(辟支佛)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经常出没,故而得名“鹿野苑”。

  公元前531年,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,来到鹿野苑,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,为其讲演四圣谛,他们因此有所证悟,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,佛、法、僧三宝至此具足。

  初转法轮后,在接下来的雨安居中,佛陀在鹿野苑的鹿野精舍传道,僧团逐渐扩大到60余人,后来佛陀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利生。

  鹿母讲堂

  佛陀与弟子们住在祇园精舍期间,舍卫城的人们非常拥护佛陀及众比丘,时常亲近精舍听闻佛法,踊跃供养。

  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名毘舍佉,又叫鹿子母,本是鸯伽国长者之女,嫁给富商分那婆陀那为妻。她具有大善根,曾发心行大布施,向佛陀发了八大愿,博得佛陀的赞叹。

  有一天,鹿子母来到祇园精舍闻法,在离开法堂时,忘了将她价值九亿钱的嫁裳带走,后来她发心供养,便施舍此衣,修建大讲堂,佛陀取名为鹿母讲堂,也称东园鹿子母讲堂。

  每当佛陀在舍卫城居住期间,常会住此讲堂说法。据《中阿含经》卷五十五记载,佛陀曾在这里特别为鹿子母宣说八关斋戒。

  灵鹫精舍

  灵鹫山又称为耆阇崛山,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,是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。佛陀讲成佛之经典《法华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大般若经》等重要经典,都是在灵鹫山宣讲。如《无量义经》云: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。”

  佛教有“灵山胜会”一说,如隋朝时,智者大师读《法华经》至“药王菩萨本事品”时,忽入定中,见灵山一会,俨然未散。

  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九对此山有详细记载:“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,至姞栗陀罗矩吒山。接北山之阳,孤摽特起,既栖鹫鸟,又类高台,空翠相映,浓淡分色,如来御世垂五十年,多居此山广说妙法。频婆娑罗王为闻法故,兴发人徒,自山麓至峰岑,跨谷凌岩,编石为阶,广十余步,长五、六里。中路有二小窣堵波,一谓下乘,即王至此徒行以进;一谓退凡,即简凡夫不令同往。其山顶则东西长、南北狭,临崖西埵有砖精舍,高广奇制,东辟其户,如来在昔多居说法,今作说法之像,量等如来之身。”

  此外,该书亦列举此山附近的多处佛教圣迹,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、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的石室、阿难遭魔王娆乱之处等。

  重阁讲堂

  在跋祇国毘舍离城附近,有一片广大的林木,无人种植,自然天成,林区从迦毘罗卫国连到雪山,十分辽阔,因此被称为“大林”。大林之内有一座精舍,就叫作大林精舍,也称作高阁讲堂、重阁讲堂、重阁精舍。精舍内有一间为佛陀所建的讲堂,堂形如雁子,佛陀曾住此说法。

  根据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所载,重阁讲堂邻接猕猴池岸精舍,佛陀昔日游化该地时,有一只猕猴趋前取走佛钵,爬到树上取蜜供养佛陀,并且为佛陀穿凿一池,供养泉水,因此称为猕猴池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成道后,就在此重阁讲堂正式允准姨母摩诃波阇波提、妃子耶输陀罗、难陀的妹妹孙陀利等众释迦族女出家为比丘尼。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后,称为大爱道尼,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,从此佛教教团开始有了比丘尼制度。

  《大般涅盘经》卷上载,佛陀在进入涅槃以前的三个月间,曾与阿难来到重阁讲堂,并召集毘舍离城附近的比丘众聚集在这里。佛陀郑重地对弟子们再度宣说人天利益的安乐教法,及开示出家修道的实践法门,告诫弟子说:“从今而后三个月,如来即将入灭。”对所有佛弟子而言,这一番训诫成了佛陀最后一次的教导。

  此外,第二次经典结集大会,就是在毘舍离城重阁讲堂召开的,称为毘舍离结集;当时参加讨论、诵出戒律的僧众,有七百人之多,因此也称七百结集。

  庵罗树园

  位于跋祇国的毘舍离城,为庵罗树女所献,佛陀于此说《维摩经》。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曰:“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。”

地址: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:325604
备案序号: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